网红小潘潘,凭《学猫叫》走红,如今怎样了?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09-26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最近短视频上掀起了一股黄梅戏热,#一起来唱黄梅戏#更是登上了话题热搜榜,无论是戏曲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人,都纷纷唱起了黄梅戏《女驸马》。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因为网红小潘潘的一段魔改黄梅戏火了。
说起小潘潘,她的人可能不熟,但她的歌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当初一首《学猫叫》火遍了大江南北,连明星都开始模仿她的标志性猫爪动作。
她在网上一直以翻唱歌曲赚取流量,却始终不温不火,这一次她将手伸向了国粹经典黄梅戏,却意外火了起来。
当然不是因为唱得好而火,而是被骂火了,她把黄梅戏《女驸马》唱得矫揉造作,时而眼神轻佻,时而声音轻浮。
原歌曲本来是体现女主冯素珍勇敢救夫的精神,小潘潘却活脱脱将一腔正气的黄梅戏唱出了一股勾栏味,引得全网很多人的不满,连央视官媒都忍不住下场内涵她的唱腔。
翻看小潘潘过往的视频,无一例外都是挤眉弄眼,装嗲卖萌,无论是什么歌都能让她唱得千篇一律。
其实小潘潘也曾手握一手好牌,科班出身的她也可以往专业歌手发展,只可惜她自己放弃了这条路,非要走上靠博眼球出位的道路。
小潘潘原名潘文凤,后改名潘柚彤,是一个标准的90后。
她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学的是音乐剧专业,她的校友都是当时知名的歌手,比如苏运莹、弦子、艾福杰尼等。
还有许多唱跳爱豆也是从这所学校出来的,可以说这里支撑起了内娱偶像半边天。
从学校毕业后,她加入了某平台做主播,因为嗓音甜美,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虽然没什么大名气,但也算一枚网络小红人。
此时的她还并没有沉迷于网络流量,而是一门心思扑在音乐上,2017年,她发布了两首原创歌曲《只不过》和《笑忘缘》,虽然不温不火,但对她而言,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她时不时还会翻唱一些经典老歌,但她会在经典中加入一些动情的演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夹着嗓音装嗲,那时候的她把老歌唱得很有韵味。
事实证明,努力的人终究会冲出水面,不久后她迎来了事业爆发期,因为一首歌的意外爆火,她彻底出圈了。
这首歌就是《学猫叫》,这首歌在当时有多火呢?它号称2018年度第一神曲,大街小巷都在轮番播放这首歌,还受到了许多明星的追捧。
连张艺兴、关晓彤、吴宣仪等人都曾先后翻唱过,甚至当时还掀起了婚礼上唱学猫叫的风潮。
虽然这首歌当时最火的版本是冯提莫版的,但小潘潘作为原唱也被推到了台前,她被请上了《星光大道》,现场给吴克群、黄华伦等嘉宾示范猫爪舞。
她还在《天天向上》综艺节目中solo这首单曲,甜美的嗓音,可爱的猫爪动作,引起全网争相模仿。
随后她更是被邀请上了2019年的央视元宵晚会,和孙涛等人合作相声《唱歌给你看》,这也是她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但没想到的是,这次晚会并没有给她带来更多的名气,反而让她被网友们轮番吐槽,她在节目中过于装萌,还让周一围贡献出了经典表情包。
甚至,这次节目让她深陷抄袭风波,网上传出它和东方卫视春晚节目《谁是热歌小王子》高度相似。
不管怎样,自晚会后,小潘潘再一次归于平静,她虽然时不时还会有歌曲发出,但再没有了从前的名气。
尝到名利的甜头后,人又怎么会甘心平淡,于是她开始不走寻常路,歌也不好好唱了,开始夹着嗓音唱歌,时而轻浮,时而卖萌。
这一风格一直延续到对《黄梅戏》的魔改,才让网友们终于坐不住了,国粹经典岂是人人都能瞎改的。
第一个不爽她的便是央视六公主,官媒直接在平台上发布了《黄梅戏》女驸马的经典版本,并配文“百听不厌”,其中的内涵不言而喻。
紧接着央视新闻也发布了一条老大爷改编黄梅戏的视频,视频中老大爷运用戏曲的方式劝诫大家不要过度相信网络,网友直呼这波操作好像什么也没说,又好像说了什么。
在全网的一片谩骂声下,小潘潘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立马下架了这条视频,还发出了道歉声明,称自己没有考虑到故事背景,情感导向有偏差。
她还直播连线了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老师,现场学习黄梅戏。
随后她又发布了流行版唱腔,视频中的她穿着简单的卫衣,妆容素净,声音也恢复正常,没有了之前刻意的装嗲。
虽然这次改编让她遭了不少的骂,但不得不说,她却是再度翻红了,短短20天她涨粉了近200万,可谓是让她吃到了一波黑红的红利。
而对于她的这次魔改,网上也开始出现了另一种声音,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她,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黄梅戏,她是带火了经典。
当然不得不承认,小潘潘的魔改确实在全网掀起了黄梅戏热潮,也是变相宣传了一波经典文化,可这样的宣传真的是好的吗?
其实,这不是小潘潘第一次翻唱经典歌曲,她曾经也改编过《西游记》的插曲《通天大道宽又阔》、也唱过《女人是老虎》、《武则天》等,也相继获得了点赞。
可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她这”三短一长“大喘气的奇怪唱法越火,大家对真正的黄梅戏了解得就会越有偏差,以后有一天,当问起黄梅戏的传统唱法时,大家拿出的却是她的视频,这不是滑稽吗?
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经典歌曲,比如歌唱少先队精神面貌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歌颂母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等,也难逃被像小潘潘这样的网红魔改了。
其实网友们反对的不是改编,而是完全不顾及原版内涵的改编。
早在2011年,慕容晓晓就曾对黄梅戏《女驸马》进行改编,创作了歌曲《黄梅戏》,然而这一改却成为了经典。
与小潘潘的魔改不同,慕容晓晓的改编完全尊重原唱,她在歌曲中将《女驸马》片段原封不动地嵌到歌曲里做副歌,既呈现了原版,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堪称经典重现。
慕容晓晓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和她的出身分不开。
她出生于正宗的黄梅戏世家,父母都是黄梅戏演员,从小耳濡目染,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会唱黄梅戏了。
她10岁的时候参加黄梅戏艺术节,荣获了一等奖,12岁凭借歌曲《杜鹃山》获得比赛特等奖。因她出色的戏曲天赋,16岁时,她的父母正式带她进入黄梅戏民间艺术团学习黄梅戏。
可以说慕容晓晓就是唱黄梅戏长大的,她20岁时才开始学习唱歌。但民间艺术总是不及流行歌曲受大众欢迎,因此她自出道后一直默默无闻。
后来经纪公司为她量身打造了一首《爱情买卖》,才让她终于爆火,但有了名气的她并没有沉迷于这些流量,而是将毕生所学用来创作,这才有了那首经典的《黄梅戏》。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里,黄梅戏这种戏曲沉闷又无聊,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爱听,可经过慕容晓晓重新演绎后,再次颠覆了大家对经典的认识,原来黄梅戏也可以这么好听。
可没想到的是,时隔多年后,再次听到经典,竟是以这种魔改的形式,估计慕容晓晓听到也会很无奈吧。
但慕容晓晓这边并没有做任何回应,翻看她的社交平台,还停留在一个多月前对演唱主题曲的宣传,从她的社交平台中可以看出她对音乐的热忱,这和小潘潘一心只想博眼球完全不同。
同样是改编《女驸马》,为何小潘潘被骂,慕容晓晓却被赞美呢?个中缘由,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
这些人,不是真的在致敬经典,而是想借经典之名,博眼球罢了。而慕容晓晓,是真心喜欢。
改编经典的目的是为了重现经典,用新的元素去演绎经典,而并非像小潘潘一样,完全颠覆了原版的本来意义,这样的改编是对经典的侮辱。
现如今网上像小潘潘一样的网红比比皆是,这些人为了流量不惜一切代价荼毒经典元素,似乎这些国粹于他们而言变成了财富密码。
嘴里讲着致敬文化,心里想的却是致敬金钱。
如同前阵子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佛媛”,镜头前的她们一派虔诚模样,手抄佛经,禅修焚香,实则只是在做一场精彩的“秀”。
她们在六根清净的佛门之地大秀奢侈品,穿着性感的吊带在寺庙佛堂搔首弄姿,表面上是扮演清心寡欲,实则是为了能借此在外头争名夺利,实在是讽刺极了。
上一秒她们还一副青灯古佛的模样,下一秒直接开起直播间带起了货。
这些口口声声说自己与佛有缘的人,其实佛只不过是她们赚钱的途径而已。
如今对于这些恶搞文化之人,平台已经开始进行整治,营造“佛媛”人设的账号都已相继被封,自小潘潘魔改经典后,北京广电总局也发布了坚决抵制恶搞经典的声明。
可以看出现在的网络已经开始重视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而那些乌烟瘴气的网红们也逐渐受到惩治。
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很多网红自以为掌握了流量密码,在网上大行其道,胡乱恶搞经典文化,企图用猎奇来换取流量,但这种行为终究不会长久。
猎奇带来的一时之火,不会是长久之火。只有对经典心怀敬畏,才能真正长盛不衰。
像慕容晓晓这样的人,是真正在把艺术带给民间,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欣赏艺术,那些博眼球的网红生存空间才会越来越小,才能真正还我们的网络一片清净。
我们支持百花齐放,支持创新,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文化的根源,只有守住那个根,我们的文化才能枝繁叶茂。
-END-
【文|媛媛】
【编辑|知愚】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