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项“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替代,松诺盟拟投资60亿元发展高性能传感器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01-20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作者|邹梦玲
审核|黄粒粟
1月20日,由湖南省科技厅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任主任委员的《高性能纳米薄膜压力传感器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湖南浏阳召开,评价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产品在实现自主可控的前提下,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望在国防军工领域的武器装备和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物联网系统中实现国产化替代。这意味着我国在高端压力传感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又一项“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
专家查看国产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被称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和物联网基础,其应用涉及国民经济及国防军工的各个领域,在现代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是信息输入的“窗口”,是数据信息获取的唯一途径,直接影响和决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优劣。
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拟通过三年努力,投资60亿元,建设我国军民两用高性能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打造中国高压共轨传感器湖南产业基地。实现年产500万只高压共轨压力传感器和200万只高性能纳米薄膜压力变送器、年产值100亿元、年利税55亿元的生产规模,同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300亿元的产业规模,为湖南经济建设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以及我国高性能压力传感器替代进口、实现完全国产、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做出积极贡献。
专家询问国产传感器相关技术
2013年,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源头,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国防建设、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防设施、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业装备中,传感器及其所构成的测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和装备核心,直接影响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发达工业国家把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我国传感器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主要表现在研发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规模等方面。我国高精尖传感器产品绝大部分是利用国外核心元件组装而成,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产品太少。
《高性能纳米薄膜压力传感器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湖南浏阳召开
“高性能纳米薄膜压力传感器及应用”项目是在国家相关课题支持下,由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研发产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专利62项)的新型传感器项目。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突破了压力传感器新型弹性体材料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掌握了压力传感器特殊敏感材料及其纳米薄膜制备等方面核心技术,产品经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检定,整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湖南省科技厅生产力促进中心任凯强认为,该项目研制成功并在湖南实施产业化生产,将增强我国传感器产业整体实力,具有明显的行业领头、示范作用,可在传感器领域树立品牌形象,替代进口并逐步出口创汇,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地方财政实力,为国家节省外汇,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均能起到积极作用。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