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上映就预测票房“扑街”?《沙丘》和《基地》为啥在中国火不起来
作者:admin浏览数:2022-01-13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文|令狐伯光
最近国内电影市场还是国庆档以来的《长津湖》的天下,《长津湖》票房已经正式突破50亿了,而现在10月已经过去了20天,说实话电影市场都是老片没什么新片。
到10月底终于就要迎来几部新片上映,其中有两部好莱坞大片理论上有爆款相,但是大多数网友认为它们都无法撼动《长津湖》的票房位置,它们就是《007:无暇赴死》和《沙丘》。
网友认为《007:无暇赴死》的票房成绩会好一些,甚至有可能挑战《长津湖》的成绩,毕竟“007”多部在中国上映,这个ip在国内也算相当知名了,但是《沙丘》网友基本认为国内的票房好不了了。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已经在流媒体上线网络上就有盗版的影响,比如电影已经在国外上映,早就传出的这部电影电影是偏文艺的,不是娱乐大片观众肯定不喜欢看。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沙丘》和《基地》一样这样的西方经典科幻“太空歌剧”,哪怕科幻迷把它吹成了“宇宙起源”,普通中国观众注定是喜欢不了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没有什么群众基础,它不亲民,也不平民化,更不娱乐化。
《沙丘》和《基地》确实是西方“科幻圣经”,但它确实太老了
马上上映的科幻大片《沙丘》和已经开播,但口碑一塌糊涂的《基地》一样。他们在西方科幻小说的地位是很高的,“科幻圣经”的地位绝对不只是嘴上说说,这个带来的影响这里就不讲了,大家很容易就能查到。
但大多数网友对于这两部西方科幻的定义是没有争议的,那就是像《星际迷航》《星球大战》一样的“太空歌剧”,大家也一致认为这种古典科幻,和现在中国观众熟知的软硬科幻都不同。
《沙丘》和《基地》按照现在的定位都不是所谓的软科幻、硬科幻,并没有展现多少前沿的物理研究。内核还是历史人文小说,只不过套了一层科幻的皮。像《基地》号称是“罗马帝国衰亡史”,但正襟危坐看罗马史的人没几个,但能看下这部小说的要多很多。
说白了,《基地》就是在“罗马衰亡史”上披了一层科幻的皮。《沙丘》世界观和基础设定,大概这是这样的。
这个宇宙里的星际人类政权叫帝国(又是帝国),是一个由皇帝、兰思诺家族联盟、宇航公会共同组成的宇联公司所统治,皇帝是公司的控股最多者,电影中的时间换算成现实大概是公元26200年。
这个帝国已存在了一万年之久,已经换了300多位皇帝,现任皇帝叫沙丹四世。主角所处的亚崔迪家族与反派哈肯南家族都是兰思诺家族联盟里最强的一批势力。
但这么庞大的帝国的基石是香料,香料是书中一种巨型动物沙虫新陈代谢的产物,是宇航公会的变异导航员们带领星舰进行旅行的必需物质,若没有导航员的引领,这个时代的星舰就有十分之一的概率会在旅行中被天体撞毁,这个时代的人类也就无法进行快捷的星际旅行。
沙虫是这个宇宙里人类遇到的众多外星生物之一,目前已知沙虫居住地仅有沙丘(也叫arrakis星),所以谁控制了沙丘,谁就控制了香料的生产,进而控制了人类的星际旅行,进而控制全人类。
最关键的是,它的设定是反科学技术的,而这个反科学技术是有设定的。
这个世界在发现香料之前,人类曾依靠导航电脑进行星际旅行,但后来机器叛变开始奴役人类,于是人类在公元16000年左右(帝国成立前200多年)发动了名叫“巴特勒圣战”的革命,将人工智能从人类世界上彻底清除了。
此后,人类同时发现了人工智能的替代品:香料和导航科技。
类似的这种逻辑自洽的设定还有着很多,比如我们看到电影《沙丘》预告里就明明可以宇宙航行了,结果双方打架还有刀砍,其实人家在设定上是有解释的,小说里的设定是人类发明了护盾,子弹会击中这种玄学护盾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巨大爆炸。
所以,各大势力就开始训练用近战武器的战士,速度更慢的兵刃可以更安全、更有效地杀敌。
《基地》的世界观和各种设定这里就不讲了,虽然更复杂一些但总体不变。
《沙丘》正式上映的票房?可能真的还不如《星球大战》
实不相瞒,伯光君是看过《沙丘》原著第一部的,但是看的过程真的看不下去,主要原因就是太闷了,内容尽是西方宗教,你家骑士,我家勋爵的人物和心理对话,没有中国观众熟悉的科学技术的畅享,最重要的是没有现代读者熟悉的快节奏,高能打动和智力碰撞的娱乐情节。
怎么说呢?
《沙丘》《基地》这个不是硬科幻,而是对一种人类社会,文明,意识形态等演化的思考。它诞生的背景也很有意思,20世纪50、60年代的科幻作品。既有时代背景又具有前瞻性,不光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星际迷航》,《银河帝国》,《太空漫游》,《星球大战》,包括影响它们之前的小说《基地》《沙丘》等等,这些科幻作品反映了那个年代物理学理论大爆发,人们对太空的无尽遐想,以及二战结束以后的大博弈,冷战,大国的崩溃在作品里都有体现。
我个人倒是挺喜欢《星际迷航》和《太空漫游》的,既有对物理学理论的猜想,也有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以及推演,看这类作品要有文化传承,文化熏陶,最重要的是要对西方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甚至是那个时代变革有一定的了解。
《基地》《沙丘》的原著是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才能慢慢看下去。而且由于是外文翻译,文笔之类肯定会受到局限。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大部分中国观众不喜欢这种作品也非常的正常。
如同看小说一样,中国观众经历过金古梁温黄武侠,新时代的日本动漫,哪怕科幻影视剧从《黑客帝国》《终结者》,再到近年来火爆的克苏鲁式小说等等。
这些小说经历过《基地》《沙丘》后全世界流行文化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再辅以半个世纪以来通俗小说,影视剧,游戏等等流行文化的摸索,现在小说要设定有设定,要燃点有燃点,要泪点有泪点,看网络爽文肯定比这个《沙丘》《基地》带劲多了。
这倒不是小说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新时代的通俗小说肯定是更适合当下观众的。
这里举一个例子:对于中国观众来讲,《四大名著》是有文化传承的名著,今天的观众看《三国演义》你沉得下心去看肯定感悟良多,但普通观众看《三国演义》肯定会觉得晦涩难懂,绝对不像看马伯庸衍生作品《风起陇西》《三国机密》看着爽、看着带劲对吧。
这个《基地》《沙丘》的原著是相同的道理,这个原著小说代入电影又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大量的中国普通观众来讲,《沙丘》的世界观设定,战斗体系设定再紧密,逻辑再怎么自洽。没有文化传承和文化共情的中国观众。他们第一眼看到《沙丘》电影,《基地》美剧里出现都能星际穿越,各种高科技的人类,结果双方打架还是这种拿刀砍人的设定会觉得非常的奇怪……
中国观众对于这种西方太空歌剧设定的吐槽,可以说都说烂了。
什么这个“太空歌剧”就是近距离互砍,激光满天飞来飞去,破破烂烂的飞船也不用管引力摩擦力直接就能起飞,明明都星际旅行了,还看着像西方中世纪宗教片,历史文化片披了层科幻的皮。
这个时候,通常会有一些粉丝或者对这类作品推崇的观众跑出来说:人家在西方多么经典,人家对于科幻影响有多大,人家多夹杂了很多经济/政治/人文/宗教/文化的博弈,剧情底下铺开的各类深层次博弈是原著的内核。
那些狠一点的观众话术基本就是:如果你是冲着无脑特效爽片去的,恐怕你要失望了,这种有深度的科幻不适合你。当然更狠的话就不说了,相信大家也能想象得到。
不过,这个话就又绕回去了,普通观众并没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这个背后所谓的历史,内涵和所谓的影响啊。绝大多数观众就是冲着商业娱乐大片去看的,他们不喜欢落后的设定和这种呈现方式有什么错呢?
粉丝和喜欢的观众觉得不懂欣赏,普通观众表示谁在乎这个。
这种文艺作品欣赏得来和欣赏不来的问题,可以说每天在网络上都发生无数遍,除了一阵口水战最终也改变不了什么,小众粉丝还是奉为“圣经”,普通观众不喜欢的还是不喜欢,谁也没影响谁对吧。
尾声
现在都是互联网和影视媒体太发达,因为有表达渠道和表达欲望,这种影视剧的问题每次出现,都会在网络上面吵那么一吵,之前《指环王》重映的吵架背后逻辑也是这个。
最简单的道理是有兴趣的就去看看,管它是否符合中国人观感,没兴趣的就不去看。看了觉得欣赏不来的骂骂也没什么,不服的粉丝要怼一下也很正常,反正又是一阵网络口水战,这种事情每天网络上发生千百次。
最后,如果要我个人评价的话:我真心觉得好莱坞剧本荒有点严重了,每年商业大片不是续集,便是外传、前传和重启,这剧本荒烧到这种经典老作品都开始翻拍了。
这种经典老作品有公司愿意投拍已经不错了,毕竟小说和电视剧间隔久了,很多东西尤其是科幻小说在小说问世时比较新奇,久了也就普通甚至落伍了。 就好比现在给年轻人普及《银河英雄传》,这也是太空歌剧,但现在一定会被人吐槽那么老套的战术,那么无聊的宫斗,两主角都死了之类的。
观众都有表达喜欢和不喜欢的权力,当然回归现实如同《基地》一样,《沙丘》注定在中国无法取得好票房,这片在美国和国外上映票房都不太高,全球票房也就破1亿美元多点。
这就相当于中国拍了部《三国演义》电影本国票房都一般,然后在没有文化基础的美国扑了。结果一群看过《三国演义》的美国书粉破口大骂普通美国人不懂欣赏,《三国演义》在中国和东亚的影响多大啊。
这个换了作品再来比较一下,这味儿是不是纯正多了。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