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盟下载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一场瑰丽梦境的展开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11-18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每个《沙丘》粉丝心中都有一颗厄拉科斯星球。时隔37年,又一位传奇导演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耗费三年半时间、1.65亿美金拍摄制作的新版电影《沙丘》终于面世。这次,试图打破“沙丘诅咒”的是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这位加拿大导演与克里斯托弗·诺兰齐名,曾带来《降临》《银翼杀手2049》等多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科幻力作。

在他之前,不少耳熟能详的名字曾陷入“沙丘”影视化改编的泥沼,其中就包括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和大卫·林奇(David Lynch)。

这部创作时间长达八年、首次出版于1965年的小说是美国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20-1986)“沙丘系列”六部中的开篇之作,在科幻史上的地位比肩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无论是电影“星战”、游戏 “红色警戒”,还是《权力的游戏》《时光之轮》等,其诞生都曾受到《沙丘》的影响。

作为“软科幻”界的翘楚,《沙丘》系列展现了赫伯特强大细密的世界观构筑能力。曾有书迷打趣,《沙丘》是一本需要将作品附录部分数十页“帝国术语库”和“地图附注”贴在床头才能顺畅阅读的作品。

小说并没有“硬科幻”那般对科技发展的大量细节描写,甚至是较早提出“反智”探讨的科幻作品。书的开篇,作者就借角色之口,交代了时代背景:很久以前,人们想要获得自由,便将思考的事交给机器去干,这只会导致其他人凭借机器奴役他们。所以,一场摒弃人工智能的“圣战”之后,人们恪守着《奥兰治天主圣经》的告嘱,“汝等不得创造像人一样思维的机器。”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故事发生在10191年,但影片中的世界却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坚硬冰冷的蚕茧状巨型飞船悬浮于太空,让人震颤;另一方面,封建、殖民、宗教的阴影又如此浓烈。

一场瑰丽梦境的展开

《沙丘》一书所呈现的恢弘场景、跌宕情节和主题纵深,对导演们来说,是种致命的吸引。正如维伦纽瓦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所说,14岁那年,在学校附近的一间小图书馆,他第一次看到《沙丘》时,就被封面深深吸引。书封的背景是浩淼无垠的金色沙漠,一个深肤色的男人看向前方,眼白是清透的蓝色,眼神锐利,足以穿透万物。从少年时期,他就渴望能将脑海中的沙丘世界搬上银幕。

从画面来说,即便小说中许多史诗般的场景尚未出现在银幕上,维伦纽瓦的沙丘世界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书迷,会有许多“情怀”兑现的时刻。哪怕深陷影院的软座沙发,也会禁不住立身正坐。这些场景有些是平静而诗意的,比如扑翼飞机划过光滑起伏的沙丘,如暗淡黑点般渺小;有些则充满了冲突和隐喻,比如戴着黑网面纱的圣母用戈姆茨逼近主角保罗·厄崔迪,进行可怖的“疼痛测试”;比如当巨大的沙虫破沙而出,扬起遮天蔽日的沙尘,张开直径约八十米的大嘴,凝视着你,无数利刃般的透明尖牙如鬃毛般林立,随着呼吸缓缓蠕动,在月光下闪着晶莹的寒光……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作曲家汉斯·季默(Hans Zimmer)的电影配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这些画面获得了深入纹理的穿透力。季默也是《沙丘》的书迷,四十多年来,他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音乐才能诠释这个异域星球。《沙丘》为他擅长的声音实验提供了沃土。

影片中,圣母测试完保罗后,即将乘坐飞船离开。保罗的母亲杰西卡立于半明半暗中,下巴因恐惧和不安而微微抖动。前方,圣母黑色的身影渐渐步入混沌的光亮中。背景音乐是众多女性诵经般的低语。飞船起飞,嘈杂的低语转而变为高亢尖锐的吟唱,直到光亮消逝,风息音灭。

音乐的叙事不仅烘托了恐怖和不安的氛围,也强化了对这一宗教统治团体的塑造。她们依靠宗教和植入预言获得权力,低语和吟唱,代表了信念的掌控和灌注。

不过,跳出画面和音乐,单从故事来讲,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只能算是场序幕。当一个足以拍摄成系列剧集的题材被挤进电影中,其对故事宽度、人物深度的裁剪和取舍必然会留下诸多遗憾。

赫伯特带给读者的阅读刺激除了他细致的刻画描写,也体现在未来世界外壳包裹下对现实问题的人文探讨。半个多世纪过去后,《沙丘》中有关生态、宗教、政治和哲学等主题的铺展,仍像一面镜子将当下的现实置于强光下灼烤,也持续回应着人们对未来发展的好奇和忧虑。

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便是对“英雄”的诘问。这决不是一部单纯讲述英雄诞生的“爽文”,不仅因为人物具有多面性并展示了复杂的人性挣扎,更因为作者赫伯特对“英雄”本身始终保持着冷酷的质疑。这一质疑如草蛇灰线般铺撒在小说的字里行间。

《沙丘》的故事架构是,沙漠星球厄拉科斯上生活着香料的生产和守护者,即被当地原住民弗雷曼人称作“造物主”的巨大沙虫。香料被视为宇宙至宝,可以延长生命、提高预知能力,也是星际交通得以运转的基础。作为宇宙中唯一能产出香料的星球,厄拉科斯成为各派政治力量的角力场。故事的开篇,主人公保罗所在的厄崔迪家族被诱入陷阱之中,遭遇了血腥屠杀。之后,在阴谋和命运的交错运转中,保罗完成了复仇,却落入了命运的铺排,走上了“救世主”之路。

在《沙丘》的后记中,赫伯特的儿子这样叙述父亲对这一观点的坚持,“通过仔细研究政治,我父亲相信英雄会犯错误……而这种错误会被盲目跟从的追随者简化。赫伯特在《沙丘》中写过一段具有伏笔意义的格言:‘记住,我们所讨论的人是穆阿迪布,曾下令剥下敌人的人皮做成战鼓,曾挥手之间便破坏了过去的厄崔迪传统,用他的话说:我是魁萨茨·哈德拉克,只这一条理由就够了。’”在另一个戏剧化的场景中,赫伯特通过角色之口写道,“不要让你的人民落进英雄的手里,再没有比这更可怕的灾难了。”

在1969年出版的第一本续作《沙丘救世主》中,赫伯特继续讲述复仇成功后的保罗·厄崔迪在帝国王位上的生活,主角的黑暗面被更加彻底地呈现,同时“盲目跟随魅力领袖所带来的危险”也成为作品的主旨之一,即便部分沙丘粉丝不能接受这种英雄跌落神坛的故事走向。

作为序幕,维伦纽瓦将《沙丘》的故事分成了两部分。刚刚上映的《沙丘》虽然只是第一部分,但通过保罗脑海中不时闪现的梦境和幻觉,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那个即将实现的预言。随着故事的推进,对于“救世主”的传言,保罗的内心经历了巨大的改变,从不屑一顾的鄙夷,到泪流满面的恐惧和抗拒,再到兴奋坦然地纵身一跃。正如电影中旁白的低语,“When you take a life, you take your own.”

根据之前的报道,如果新版《沙丘》的票房理想,剧组将在明年年末开启续作的制作。而流媒体的同步发布也为其最终票房表现平添了不确定性。如果一切顺利,一个有悖于好莱坞典型英雄形象的角色将从书本走向银幕,走向那个危险而致命的瑰丽的梦。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