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说“再无梅艳芳”?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11-14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第3359期文化产业评论
电影《梅艳芳》正式公映了,梅艳芳是“香港的女儿”更是一个时代的流行符号。梅艳芳的一生可谓精彩:四岁半开始卖唱,获得TVB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冠军时,她年仅19,却已经拥有十几年的表演经验。她为人仗义,香港大半个娱乐圈都是她的好友,但令她遗憾的是,自己一生没有走入婚姻殿堂,在40岁盛年之际因癌症离开了人世。相较于梅艳芳的丰富人生和鲜明个性,电影《梅艳芳》在选角和叙事上却表现平平,以至于许多粉丝表示没有拍出自己心目中的梅艳芳。文章最后还讨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我们总是笃定梅艳芳离开后,再无梅艳芳。笔者认为这与身处一个时代的人,往往不能准确评价一个时代有关。
作者| 张嘉嘉(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郝媛
来源|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5998字 |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10月12日,电影《梅艳芳》正式公映,截止目前,影片的豆瓣评分为7.3分。
△电影《梅艳芳》海报
梅艳芳三个字的份量,在中国的流行文化发展中举足轻重。如果按照今天的说法,她或许是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深远的diva。
也因此,在梅艳芳逝世十年之后,张学友专程为她筹办了一场纪念音乐会。参加这场音乐会名人有刘德华、林忆莲、张惠妹、成龙、梁家辉、张曼玉、梁朝伟、关锦鹏、陈奕迅、杨千嬅……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梅艳芳:“重拾她的故事,就是了解香港流行文化世界,亦是了解香港故事”。
名人往往既能够代表自己所在的领域,又成为一个时代典型的缩影,既有着传奇的人生,也布满常人的琐碎。所以,拍摄一部名人的传记并不容易。
借着《梅艳芳》上映之际,想和大家聊聊一些关于梅艳芳的故事,关于电影《梅艳芳》的评价,以及为何我们总在感叹风华绝代之后再无“梅艳芳”。
“歌之女”苦难中长成的流行女王
“我记起当天的一个小歌女,她身躯很瘦小/我记起她于不高档那一区,共戏班唱些古老调/旧戏院永都不满座,她照演以歌止肚饿。”
这是梅艳芳《歌之女》中的歌词,也是她童年最真实的写照。
1963年,梅艳芳在香港出生,在此之前,她的母亲覃美金已生下了她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儿子要念书有出息,女儿要赚钱养家,这是覃美金践行的育儿经。
于是梅艳芳和姐姐梅爱芳自小就四处卖唱,第一次登台的梅艳芳只有四岁半。也是这时,梅艳芳表现出她的歌唱天赋和表演天赋,她不怯场、不怕羞、丰富的身体语言,表现出不符合自己年龄的成熟。
△年幼的梅艳芳
就这样穿梭在酒馆、夜总会、歌舞团,梅艳芳成长于充满瘴气的环境,自然也就人情练达,熟稔如何游走在各色场合。
她和姐姐是香港湾仔出了名的姐妹花,正因如此,香港音乐人黎小田才能够注意到这两位新星。
1982年,黎小田邀请梅艳芳姐妹参加TVB举办新秀歌唱大赛。姐姐中途遭到淘汰,梅艳芳却过关斩将冲刺到了最后。
决赛时,梅艳芳演唱了徐小凤的《风的季节》,可谓一鸣惊人。着一身闪耀的衣裙,低沉的嗓音,自信的眼神,沉稳的台风,梅艳芳不像是在参加比赛,更像是在开个人演唱会。
令评委和观众都意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位“新星”已经拥有十几年的舞台表演经历,而此时的梅艳芳才19岁。
△梅艳芳演唱徐小凤的《风的季节》
电影《梅艳芳》中,梅艳芳自述道:“新秀之后的梅艳芳,太顺了。”
的确,比赛之后梅艳芳的歌手事业一路高歌,《赤色梅艳芳》卖出超过二十五万张,拿下五个白金唱片奖,她也借此在东京音乐节上获得第十二届东京音乐节亚洲特别大奖。
△梅艳芳现场表演
“赤的疑惑”(1983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似水流年”(1984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缘分”(1984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蔓珠莎华”(1985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坏女孩”( 1985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只要梅艳芳出新歌,那基本就要包揽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等奖项。
不仅如此,梅艳芳还进军了电影界,亦是风生水起。
凭借关锦鹏导演的《胭脂扣》中的如花一角,梅艳芳一举获得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尔后也是频频获得各大电影奖项和提名。
△《胭脂扣》里的梅艳芳
从早期高更猛进,到《坏女孩》后转型百变天后,到KTV中与黑道结怨,以至于在泰国、内地辗转躲避了半年多,再到后期热心公益,投身社会事务,成为“香港的女儿”,最后四十岁盛年之际因癌症离世,梅艳芳的一生历经波折,何其丰富。
梅艳芳的一生很难简单提炼,但是有两个关键词与她性格和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仗义行走,爱而不得。
梅艳芳的仗义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当时香港小虎队(胡渭康、林利、蒋庆龙)解散之后,林利生活窘迫,不得不去台湾发展,临走告别之后,林利发现外衣口袋里有两万块,正是梅艳芳悄悄放进去的。
当年拍《胭脂扣》的时候,第一批的四个演员是梅艳芳、郑少秋、刘德华和钟楚红,结果除了梅艳芳因热爱角色留下来之外,其他三人都因档期太满而推脱了。《胭脂扣》的剧本在梅艳芳所在的嘉禾公司手中,很难请到别家公司的演员,正当关锦鹏为男主发愁之际,梅艳芳主动说:“阿关,不如这样,我去新艺城拍一部戏,换张国荣来演《胭脂扣》十二少好吗?”关锦鹏大喜:“你俩组合是完美的!”不仅如此,后来张国荣不断加戏也是梅艳芳帮忙争取的。
△《胭脂扣》中的梅艳芳和张国荣
梅艳芳的仗义还表现在她愿意提携新人,所以她在娱乐圈人缘极好,香港说得上名字的歌手、演员、导演、制作人、创作者都和梅艳芳关系甚好。其中像刘培基、罗文、陈百强、谭咏麟、张学友、刘德华、成龙、陈百祥、伦永亮、温应鸿这些人物都是她的密友。
△梅艳芳与密友的合照
哥哥张国荣是她关系最要好的人之一,这也是电影《梅艳芳》要把张国荣作为一个重要配角来推动剧情发展的原因。梅张两人彼此熟悉到一起表演都不用排练,直接登台便是最精彩的演出。
△梅艳芳与哥哥张国荣的表演
但是这样的好人缘却没有为梅艳芳带来完美的爱情,她与那时日本杰尼斯事务所当红男星近藤真彦(因为一些原因电影中将人物改成了后藤夕辉)不欢而散,和演员林国斌相约走进婚姻殿堂却因事未了。梅艳芳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像自己的偶像山口百惠那样成就一段美好的婚姻。
所以在她人生最后一场演唱会上,梅艳芳穿上了刘培基专门为她设计的婚纱,缓缓地说:“我是一个歌手也是演员,穿婚纱不是第一次,不过没有一次是属于我自己的,这个可能是我一生的遗憾。”接着她唱起了《夕阳之歌》。
△梅艳芳在她人生最后一场演唱会上穿着刘培基专门为她设计的婚纱
四十五天后,梅艳芳离世,她嫁给了自己深爱的舞台。
“珍惜再会时”唏嘘的梅艳芳,平平的《梅艳芳》
华星唱片(梅艳芳所在的唱片公司)总经理苏孝良曾交给梅艳芳唱歌的秘诀:
“慢歌要唱唏嘘,快歌要唱反叛”
这不仅是梅艳芳唱歌的方法,也适合评价她的一生。
梅艳芳的反叛之处自不必说,她的一生却更叫人唏嘘。这种唏嘘是时代的,也是个人,所以就把她的一生拍成传记电影势必要面对许多难题。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梅艳芳》作为传记电影在题材上有所丰富,以往国内上映的传记电影多是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第五代导演胡玫执导的《孔子》;突出的政治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宋家王朝》等;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如《叶问》《霍元甲》,当然还有许多半真实半虚构的小人物传记电影。
然而刻画真实存在的演员、艺术家、歌手的传记电影数量就比较少了。为众人所知的有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讲述了女演员阮玲玉短暂的一生,还有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讲述了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事。
而国外比较流行拍摄有卓越艺术成就者的传记电影,诸如《香奈儿》(克里斯丁 杜瓦执导)《莫扎特传》(米洛斯 福尔曼执导)《玫瑰人生》(奥利维埃 达昂执导)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传记电影最重要的是选角,长得像不像、演得真不真是评判这类演员的标准。
《梅艳芳》中的女主王丹妮是一位新秀,她的骨相和神态确实神似梅姐。关锦鹏探班时也说“太像了”。
△电影《梅艳芳》拍摄现场关锦鹏探班
但是不足也比较明显,比如外形还是有一些差距。梅艳芳算不得娇小,身高有168cm,而王丹妮模特出身,身高有179cm,这就显得像是放大版的梅艳芳。
△王丹妮饰演的梅艳芳
更重要的是演技。梅艳芳和朋友相处时外向活泼,但是内心却是脆弱的、柔软的甚至自卑的。由于早年缺失父母的关爱,长大后在感情方面屡遭坎坷,使得梅艳芳的情感并非她“梅姐”“中性”的形象一般豪气。
王丹妮虽然表现出了梅姐在年轻时的青春、乐观和无畏,但是在梅艳芳后期的处理上欠缺就比较明显了。
梅艳芳的成熟和性感是随着年龄增加的。这种性感不是青春貌美也不是火辣暴露,而是刘培基所说的“性感是七情六欲”。神韵的刻画和复制最为困难,王丹妮在演绎梅姐的后期状态时,依旧是敢说敢干、青春无限的神态,显得有些出戏。
王丹妮暴露不足似乎有导演的一份“功劳”。
《梅艳芳》里除了王丹妮的表演之外,还穿插了大量梅艳芳的真实影像资料,这样一对比,真人与表演间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被放大了。
△梅艳芳与其他女星合照
传记电影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叙事方式。
到底是拍个人多还是拍时代多,是正面描述多还是侧面烘托多,是拍全面还是挑重点,是更多真实还是更多虚构。
《梅艳芳》选择了类似编年体的讲述方式,即按照时间顺序将梅艳芳的一生徐徐展开,这也是大多数传记电影的思路。然而《梅艳芳》掉入了顺时间叙事的陷阱,那就是过于碎片化和拼凑化。
人物在流水账中没有合拢,而是分散。剧情不是紧凑,而是略有些琐碎。
△电影《梅艳芳》的评价
对比一下近两年相似题材的传记电影就更清楚了。
一部是《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另一部是《朱迪》(2019)。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皇后乐队的传记电影,影片将人物聚焦到弗雷迪 莫库里(拉米 马雷克饰)身上,通过讲述主唱弗雷迪加入乐队,与乐队成长与分裂,自我的寻找和发现的故事,再现这支英国的传奇的华丽摇滚乐队走向巅峰的故事。
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拉米 马雷克的表演了,尤其是在影片最后的Live Aid演唱会上,他几乎做到了还原弗雷迪这位传奇歌手,无论是肢体语言还是表情、神韵,拉米 马雷克精湛的演技让人立刻回忆起在舞台上意气风发的弗雷迪。拉米 马雷克也因此获得了第91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拉米 马雷克Live Aid演唱
《朱迪》则讲述的是朱迪 嘉兰(蕾妮 齐薇格饰)从童星到巨星再到陨落的故事。该影片的剧本受到许多影迷的诟病,但是演员蕾妮 齐薇格的演绎却相当精彩。蕾妮 齐薇格将朱迪晚年在凄凉的现实生活与甜蜜的爱情幻想之间的挣扎表现得淋淋尽致,尤其是朱迪在严重失眠后的情绪崩溃、精神失常,蕾妮 齐薇格都进行了相当细腻的呈现。
△电影《朱迪》
这部影片也使蕾妮 齐薇格夺得了第77届金球奖剧情片最佳女主角和第9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夕阳之歌”为什么我们总说芳华绝代?
《霸王别姬》《胭脂扣》的编剧李碧华曾这样评价梅艳芳:“她在四十岁盛年走了,在等十年百载,也出不了另一个梅艳芳。”
这般“好景不再”“盛世不再”的感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我们常常会说诸如“香港乐坛大不如前”“中国电影演员们过去多么辉煌”,同时对现当下的娱乐圈现状感到无奈。
△香港乐队
我们常常觉得梅艳芳所在的时段,香港音乐辉煌无比,梅艳芳离开之后后继无人,香港乐坛也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状态。这是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是真的一代不如一代,还是一种假象呢?
这里提出两个出发点作为讨论背景,或许更有助于思考。
一是人们普遍倾向于批评新事物。比如摄影出现之后,本雅明说艺术的“光韵”将会消失。电影出现后文化评论家们便说电影是“我们文明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力量”;阿多诺不仅批判过文化产业,还认为爵士音乐和摇滚音乐是大逆不道的堕落之物。
二是人们普遍倾向将过去浪漫化。除非过去存在一些沉重的阴影经历,人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一般会把不美好的事物剔除掉,当过去不断美化而现今不如人意之时,人们就会开始怀旧。戴锦华认为《花样年华》所表现的是“王家卫本人个人记忆的碎片”,是“人们营造出一处大半从不曾存在过的或异样、或优雅、或温馨的过去。他与其说是历史的浮现,不如说是历史表象的复制与消费。”
△梅艳芳与其他明星合影
在这两个前提下,或许会出现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就是:我们很难准确判断我们正在经历的现象。
因为对今天的评价必须在历史当中去形成,而身在其中之时,往往很难看得透彻。
滚石乐队、甲壳虫乐队包括皇后乐队被我们视作来自上个世纪的经典,但是摇滚乐在当时却受到来自歌剧、传统音乐爱好者和消费者们的批评,把他们视作文化的堕落。
当说唱音乐、重金属、庞克音乐兴起的时候,美国婴儿潮出生的那一批人又表示对20世纪60年代古典摇滚音乐的丧失深表痛惜。
再然后大家也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开始怀念以前的说唱音乐、重金属、庞克音乐有多经典,中国以前的摇滚音乐有多好。
△中国摇滚音乐人
关于形成“盛世不再”的看法还有很多角度可以切入,比如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波动的周期,或许我们还在向一个顶峰挺进;比如泛娱乐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不再像以前那么集约化了,资源/资本分散到更过领域。这里不一一讨论了。
事实上,笔者也常常有今非昔比的感叹,常常有现在的整个流行文化的发展呈下行趋势的感受。更希望后世在评判今日时,不会把现今的一些劣质的文化产品视为珍品。
不过从更乐观的角度来看,梅艳芳绝对不会再有了,但是在演艺圈或者新传播媒介中会产生同样重量级的人物,他们完全不同于梅艳芳,但是却依然能够担当起一个时代顶峰的重任。
△风华绝代的梅艳芳
至于说是什么时候,也许就在下个十年,也许就在明天。
△梅艳芳最后一场演唱会《夕阳之歌》
参考文献:
《这世间始终你好:梅艳芳》 暗地妖娆著
话题互动
您对电影《梅艳芳》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