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4年的《人民的名义2》=《突围》,编剧周梅森:我的剧不说谎!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11-02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要有勇气正视这些矛盾,不能在这些矛盾面前闭上眼睛,我想真实,是作品的生命。
文 | 阿布
当年《人民的名义》刚热播完,观众就开始期待编剧周梅森的下一部:《人民的财产》。眼下,电视剧《突围》正在东方卫视热播,而它正是改编自周梅森长篇小说《人民的财产》。数据显示,该剧目前的收视率已经位列全国卫视同时段第一。
《突围》
与《人民的名义》着力反腐的角度不同,《突围》聚焦的是国企改革,讲的是国企干部齐本安(靳东饰)临危受命,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带领企业在经营困境中成功突围的故事。
原名《人民的财产》
国企改革,这是周梅森熟悉的领域。早在《人民的名义》拍摄期间,小说就开始写了。周梅森说这部小说是他所有创作中很顺利的一部,因为积累时间特别长——“我的家庭是国企,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在国企,我是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有责任和义务把我这段历史写出来,这一直是我非常惦记的一个题材。”——几十年的生活积累,让他找到了灵感,所以小说半年多就写完了。
而从小说到电视剧,周梅森又进行了二度打磨:“写小说是一回事儿,一部剧一定要把台词写好,写好台词是一个编剧最起码的功夫。你不能指望导演或者演员到现场给你改写剧本。我的剧本台词,每一个人物台词的打磨,时间都是非常漫长。我在家里会把这个台词读给我老婆听,读给我家里人听,读的过程和书写是不一样的——书面语言有时候你写起来,你觉得写得很好,但是当你实际说出来,会发现很多别扭。现在我们剧组还有一个很好的作风,就是围读剧本。”
鼻子在浙江,耳朵在山东,眼睛在上海
从1983年发表中篇小说《沉沦的土地》开始,周梅森笔耕不辍,致力于创作反映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及改革浪潮的小说、剧本,《人间正道》《共和国往事》《至高利益》《绝对权力》《我主沉浮》等作品,早已确立了周梅森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周梅森说:“我想这个时代,总要有一部分作家,关注我们的改革开放,关注这个社会的各种矛盾,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面对着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的这个学习的过程,肯定会产生很多矛盾,所以说我觉得,必须有一部分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那些问题,不能装作看不见。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我也想做这种工作。”
对于现实主义作品,观众最常问的一句话是“故事和人物有没有现实原型”。周梅森坦言:“我的作品中都不能说有原型的。像《人民的名义》,是有一个个案件,很多案件,大家都清楚,都知道,但是不是说哪一个原型就是高育良……这次国企的这几个人物,也没有原型,但是国企大案要案一桩接一桩,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种案件,这种社会事件,我都看到了,我也进行了研究。我没有写任何一家企业,我实际上是综合了各家企业的故事,综合了各式人物,就像鲁迅讲的,鼻子在浙江,耳朵在山东,眼睛在上海,是这么一种作品,它毕竟不是纪实文学,它是电视剧,它是小说,是虚构的。”
选择闫妮是对的
《突围》可谓集结了国内众多实力派演员。谈及靳东、闫妮、黄志忠三位主角,周梅森首先对两位男主角作出了高度评价:“黄志忠是我非常尊重的演员,他的很多戏我都看过。这部戏,他把一个充满诡计和手腕的人物,演绎得相当出色。靳东则表现出了齐本安的复杂性,这个人物不是没有软弱、犹豫的一面,也不是没想过退却,但他最终坚持住了原则,选择抗争到底。”
黄志忠
周梅森尤其满意女主角闫妮的表演。他说:“当时确定饰演石红杏的演员时,我点名要求选闫妮,因为我想描绘一个不刻板、不冰冷、不霸气的女高管形象,需要一个感情丰富、有人间烟火气、能够适应剧情的女主角。事实证明,我选择闫妮是对的。”
闫妮
他说自己一再强调闫妮,是因为最近有水军对闫妮进行泼脏水式的攻击,他看了很痛心:“有网络水军在围攻闫妮,这是我不能忍受的。可以讲这部戏的演员的表演,在我十几部当代政治剧当中,是相当出色的。我随便举个例子,随便哪个演员,比如说句号,过去我们只知道是相声演员,你看看他的一举一动,全是戏。耿乐,过去我知道是个摇滚青年,但是你看现在演的牛俊杰,这么一个特定的人物。你比如说陈晓,完全不是过去我印象中的那个英俊小生了,这部戏里他把人间的沧桑感全演出来了。”
陈晓
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
书写现实题材,尤其涉及政经大事,压力还是颇大的。就像片名一样,很多时候都需要《突围》,突破创作的边界,直面尖锐的问题。
周梅森说自己有一个原则:“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
周梅森
当年《人民的名义》热播,他曾被贪官举报(贪官现已落马),说他影射自己。其实再往前,他的《人间正道》也曾被一些人联名告状。“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不顺利,这个我也是有思想准备的。正因为有这种难度,我觉得很多人放弃了,但是我觉得我必须坚持,如果说我再放弃,我想类似《人民的名义》《突围》这样的作品,就要绝迹了。”
四年前《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人民日报》评论称:“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人民的名义》和《突围》的接连热播给了周梅森信心,坚持在现实主义这条路上写下去。在他看来,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现实主义作品,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本质”:“这个时代的本质是什么呢?一方面我们创造了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一页历史,同时我们也面对着千年未有的变局。在这么一个崛起的年代,各种社会矛盾都会暴露出来,这都是很正常的。要有勇气正视这些矛盾,不能在这些矛盾面前闭上眼睛,我想真实,是作品的生命。如果说现实题材都变成了好人好事的记录,那么我相信这个市场和老百姓也不会喜欢的。”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