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大剧院》:娄烨的不完美冒险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10-29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作者 | 韩灵
编辑 | 胡展嘉
题图 |《兰心大剧院》剧照
出品 | 零态LT(ID:LingTai_LT)
非议还没有停止。
10月15日上映的《兰心大剧院》距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豆瓣上评论已经高达3万多条,对娄烨的批判还在继续,随便摘录几个:
“一个问题:娄烨什么时候才能不依赖雨”
“最大的遗憾就是所有人物的情感都太空中楼阁”
“巩俐和女二号之间的张力都比和赵又廷的强,两人之间居然毫无化学反应”
“作为谍战片不够紧张刺激,作为文艺片氛围不够,作为剧情片剪辑混乱,作为爱情片男女主不来电,作为黑白片光影一塌糊涂”
娄烨大抵想不到,这部2019年就拍摄完成的《兰心大剧院》,在经历上映波折后,怎么就面临了口碑上的坍塌。
▲《兰心大剧院》剧照
在第六代导演中,由于对边缘群体近乎执迷的关注和表达,娄烨一度被被打上离经叛道的标签,但他的才华也有目共睹。《危情少女》《周末情人》不遑多说,2000年的作品《苏州河》还曾获得第2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维也纳国际电影节大奖等多个国际奖项,并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00年十佳影片。
而此次的《兰心大剧院》,是娄烨标志性电影语言在谍战片的一次尝试,依然黏黏糊糊、充满阴性,哪怕巩俐、张颂文、小田切让、帕斯卡:格里高利、汤姆·拉斯齐哈等演员齐上阵,但依然抵挡不了网友“核心人物形象高度苍白,太空洞、太致命”“一个字:乱”等论调。
01
高级和混乱
爵士、舞蹈、意外杀人事件。
故事发生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夕太平洋战争前夕,孤岛时期的上海,黑白影调中,情节铺陈展开。女主角于堇(巩俐饰)和男主角谭呐(赵又廷饰)在一个酒吧相遇,当你恍惚以为接下来要上演的是十里洋场的男欢女爱时,一声“Cut”猛的把人拉回现实,是的,演员正在排演一部叫做《礼拜六小说》的话剧。
这个时期的上海,是各方政治势力的演武场。在这场话剧背后,暗流涌动、波诡云谲,所有情节身系女主角于堇一人,表面上在参演旧爱的话剧,但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救出前夫?还是给盟军搜集情报?抑或给养父工作?还是和自己的爱人逃离战争?穿过黑暗的楼道尽头,能否抵达光明?在种种扑朔迷离中,摩登的上海众星云集,但又处处透露着神秘,狐步谍影、虚实难辨。
而这种虚实难辨,加上影片的“戏中戏”设置,在谍战基础上,善与恶、现实与艺术,全都被虚化,话剧这条故事线占据了相当多时长,在两条故事线下,人物一方面要完成自己的政治任务,一方面又需要完成艺术任务,更甚者在这两者间隙还要有日常生活表演。
▲《兰心大剧院》剧照
所有人物关系被打乱,多重元素、各种矛盾交织下,观众开始心绪不宁——时而几乎能看到演员的每一个毛孔,感受到人物真实的呼吸;时而又游离在外,从第三方角度去俯瞰整个城市和人生;时而暗中窥探;时而破碎凌乱,最后只剩下只言片语可供回味。
混乱还是高级?
有网友称,影片中晃动且粗糙的黑白画面,是乱的,错综复杂的人物身份和关系,是乱的。宏大庞杂的背景和线索,也是乱的。戏中戏的故事结构,更是乱的。让一般观众完全不知所云。但其实,整部影片在视听语言上的重点就是围绕着一个字——乱。
当然,也有影评人称,“在深度纪实的方式中加入了虚构性的故事表达,在沉郁的都市底层生活气息下,将人物内心的迷失感融入朦胧的画面之中。”
但娄烨太追求电影本身能带来的戏剧性了。这一过分追寻,似乎影响了整体的情绪发挥……在看似客观的纪实化镜头中掺杂了主观个人意象,表面上要深度且细腻去刨析人物的精神世界,在纯粹裸露的心灵下折射时代背景下个体的悲欲。
但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娄烨习惯的速度、习惯的视野、习惯的黏腻画面,在呈现为情爱生、为情爱死,彼此面目十分相似的痴情人物后,如果再想要赋予角色更高的使命和更难的表达,总显得有些难合时宜。
“一旦暴力进入剧院,演员和观众都将受害。”
02
艺术拉满,故事掉线?
这是一部让观众无法“稳定”的电影。
虽然是典型的娄烨式影片,充满艺术感:贯穿全片的手持拍摄,躁动、紧张、对抗和冲突充斥全片,戏里的人和戏外的人一起随着高频的镜头切换完成角色位移,置身其中,又恍惚游离在外,相比于固定机位的精准稳定,手持摄影带来的往往是晃动与虚焦,是一种有序但却略显粗糙的审美体验。
作为纪实拍摄的一种重要手段,手持摄影在娄烨的电影中经常被大量使用,但很显然,当把这一手段放到谍战片中,并不能大范围讨好观众,毕竟“头晕目眩的晕车感”太强烈了。
全片都给人“弥幻”的感觉,在无限遐想中夹杂着现实的烙印,不经意不规整的运动构图,肩扛跟拍,镜头摇晃,凌厉的视觉效果外,亮部曝光过度,暗部成像不清,虽然看似十分粗糙的打光背后是导演想极力体现出战争的混乱,但大光圈造成的浅景深让环境很少能真正与人物产生关系,大量的“跳接”剪辑。让每场戏看起来都像是同一场戏,每种情绪都像是同一种情绪,以及,难以支撑的故事性。
▲《兰心大剧院》剧照
《兰心大剧院》中,娄烨将整个故事刻上了浓烈的个人标签。一贯的拍摄手法,一贯的视觉风格,一贯的叙事逻辑,一贯的角色类型,和一贯的主题。
大量的跟随镜头、脸部特写,似乎永远在引领观众,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男女主角对戏时,即使两人靠得再近,也很难说服不了观众他们是真爱。毕竟人物和空间之间没有层次,就很难使观众产生共鸣,并去跟随角色的情感。戏中戏的结构加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展开后,导演并没有刻意去解释时空的错乱,黑白影片营造出来的紧张氛围感,终成“昏迷”的晕车感。
“这不是我要看的《兰心大剧院》”有观众大呼,“人物复杂到很难搞清楚于堇和谭呐、白玫、继父、古谷三郎之间的感情深度”“戈达尔拍低俗小说的感觉”。
《兰心大剧院》可以说是娄烨继《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之后的又一次商业化尝试,他也似乎在寻找一种新表达,可惜“文艺+谍战”呈现出来的效果依然不够成功。
03
女性、战争、格局
娄烨对女性的表达依然停留在付出感。
这种付出感体现在女性与女性,女性与男性的情感交涉中,当然,于堇和白玫比于堇和谭呐要动人的多,不过这都是外话。
巩俐饰演的于堇在这场谍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矛盾之处在于这位见过世界的女性最后依然拘泥于情爱,也许有人会说,娄烨镜头下每个演员都是鲜活的,要表达的核心依然是对个体和人性的关怀,而非主旋律高格局式的叙事与歌颂。这句话的确不错,他准确把握了每个演员的最好状态,这也使影片增加了更多他所想要高级感,但这毕竟不是聚焦多角恋情感关系的文艺片,战争之下,绝境之下,空以身膏草野。
“潇洒倒车走人的结局不好吗?”是并非少数人的疑问。
▲《兰心大剧院》剧照
娄烨擅长的,终究是情感与关系的飘移不定。格局依然不是战争谍战的辽阔感,几乎没有太多铺陈和深入,甚至这部新作的美术风格,都并没有强调年代感,人物的服装穿着和环境布景都没有力求还原当时的情境,人物的情感层面,不够扎实、细致,机械呈现后缺少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战争还没有把人类的情感炸成废墟,这就导致最后主角的抉择,为具体的爱去牺牲,反倒透出几分小家子气。放佛女性只有放下自我,做出牺牲后,才配当一个完美情人。
反倒是女二白枚透露的果敢、烈性让观众收获不少惊喜。
▲《兰心大剧院》剧照
她对戏剧的狂热,对于堇的狂热,赤诚动人,纯粹无染,两个人在床边偎倚取暖,感动了不少在场观众,她的身份是一名特工,所以在整理头发的梳子中,藏进了一把匕首,当然,背后有很多隐喻,有人说,当谭呐喊出“将有白云裳(白玫的另一个名字)代替于堇小姐出演第一幕...”时,白玫是于堇的镜像无疑了,这不过这都只是猜测,白玫身上有于堇没有的东西,哪怕最后被强暴和枪杀,也要完成对时代、对强权的终极对抗。
“Ultimately, it is the desire, not the desired, that we love.”
期待爱的回报,不是爱的要求,而是一种虚荣。从窗外朦胧的外滩,到街头怀旧的舞台剧海报,再到酒吧里复古的爵士乐...那感觉犹如做了一场梦。
喏,还是妥妥的文艺片调调。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