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盟下载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相声界恩怨之京津之争:积怨颇深,连马三立都压不住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10-29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相声起源于北京,发祥于天津。旧社会艺人扬名立万要去北京天桥,艺压当行人就得奔天津三不管。有部老电视剧叫《天桥梦》,说的是评剧大师小白玉霜的故事,对旧社会艺人混天桥的情形有个大致的描述。

相声界恩怨之京津之争:积怨颇深,连马三立都压不住

两地的区别:天桥什么人都能去,用现在的话说叫“雅俗共赏”,三不管穷人去,家里有俩糟钱的不去那地方。那地方有太多“不雅”的东西,唱小曲儿的白天唱戏晚上接客,挣得是皮肉钱。

因为生态不同,所以两地的艺人有一些恩怨,主要是京系艺人看不起天津艺人。1988年马三立收徒姜宝林,后者的一段讲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声界恩怨之京津之争:积怨颇深,连马三立都压不住

这段录音B站有完整版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下,马老也有20多分钟的讲话。

姜宝林主要谈了两点,基本都是围绕“京津之争”展开的。先是说到拜师马三立的事情。姜宝林称自己宣布要拜马三立先生为师的时候,北京有些同行表示不满,说为什么要拜一个天津艺人作师父,北京没人了吗?

姜宝林的回应很有意思:你要辈分比他高我也可以拜你,对方这才不言语了。两地艺人积怨之深,连马老都压不住。

相声界恩怨之京津之争:积怨颇深,连马三立都压不住

第二点是说1986年第一届相声大赛。姜宝林直言不讳,说几十个作品只有两个是真正的相声,一个是马志明的,一个是谁的听不清楚。有些艺人抱着吉他上台,唱两首歌凑个七八分钟就算完事,这种就不叫相声。

讽刺的是,这种作品因为迎合潮流体现了时代精神,得分还往往不低。对此姜宝林表示很无奈:咱说了不算。谁说了算?评委们,主要是北京那帮人。

姜宝林的意思是唱可以,但不能喧宾夺主。相声的核心还是“说”跟“逗”,“唱”跟“学”只能是点缀。

相声界恩怨之京津之争:积怨颇深,连马三立都压不住

姜宝林的这段话牵扯了一段60多年的恩怨。1957年张寿臣在天津剧协大会上公开发言,指出相声界存在“重唱轻说”的现象,兵锋直指京系艺人。寿老的发言得到包括马三立赵佩茹在内的天津同行的一致赞同。

张寿臣的这段发言很快见报,北京的同行们不乐意了。以高德明为首的京系艺人针锋相对,对张寿臣的三个观点一一做了驳斥。北京的艺人嘲讽张寿臣马三立,说“要是有嗓子也能唱”。

相声界恩怨之京津之争:积怨颇深,连马三立都压不住

这事当年闹得很大,差点引发了一场京津两地艺人的大乱斗,最后张寿臣不得不出面澄清,说自己不是那个意思,是记者断章取义。

其实张寿臣不用“澄清”,他的态度一直很明确。40年代侯宝林南下闯天津,张寿臣私下就表达过不满,认为侯唱得太多,算不上相声。

相声界公认的捧逗双绝,被郭德纲誉为“亘古一人”的名家赵佩茹,他的态度就值得玩味了。

相声界恩怨之京津之争:积怨颇深,连马三立都压不住

赵佩茹应该算天津艺人,师从张寿臣,艺术高光期在天津活跃。但是赵佩茹似乎更倾向于京系相声,反而对津门相声颇有微词。

赵佩茹有个徒弟叫高英培,在天津是出了名的火档。赵佩茹偶然间在电台听了高英培一段相声,没听完就跟工作人员说“演完了,让英培来我家一趟”。

高英培到家后赵佩茹就让他跪下,从早上到中午整整跪了三个多小时,理都没理他。最后还是师娘出面救了高英培,说师父是责怪他抖包袱的时候用天津话“倒口”。

相声界恩怨之京津之争:积怨颇深,连马三立都压不住

赵佩茹话说得很重,说相声必须用普通话,拿天津话翻包袱说明没能耐。这句话算是打了所有津门艺人一个耳光:连马三立带张寿臣,没有哪个天津艺人翻包袱没用过天津话的。

两地艺人的恩怨,从大师们的言行中就可见一斑。表面上是艺术之争,话语权之争,本质上是艺术与正直的束缚与反束缚之争。到郭德纲出名小剧院崛起,相声才算真正的回归自我,再获新生。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