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亿!票房一路凯歌的《长津湖》,豆瓣7.6分,让我极为不适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10-08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这个国庆档,爆出了一部“中国战争片的天花板”——《长津湖》。
截止到目前为止,票房已破28亿。
而这个数字,仍在被高速突破。
口碑上,更不用说。
不仅频上热搜,更有网友在观后亲身体验英雄们啃土豆的艰苦。
而更多的观众则是在社交平台上,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观感。
有意思的,这部区别以往的国产战争片、用真实画面呈现历史事件、不煽情不夸张的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7.6分。
仅好于59%的战争片,大概的意思说:勉强及格!
而这些人给出的理由是:混乱,特效一般,感受不到剧情的起伏。
最后的结语居然是:平庸!
甚至人“抱怨”:篇幅过长,可以删减一半!
讲道理,这样的评价,这样的分数,让我极为不适,实在不能认同!
并非说,《长津湖》一定是完美的,但它的瑕疵绝非是篇幅、特效,甚至是剧情。
因为这些正是它的亮点,也是能让很多网友选择二刷、三刷的原因。
今天番叔就当一把“杠精”,好好聊聊这部电影。
1、《长津湖》混乱吗?看懂这些才行。
《长津湖》在形式上,是以“小人物+大事件”为核心,通过不同视角穿插叙述。
所以,电影中有残酷震撼的战争场面,同样也有战士们之间轻松的军旅生活,这样的群像展示,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为了拍好这部戏,剧组请来了三位顶级导演,相互配合:陈凯歌掌控文戏,徐克把控特效,林超贤则是主导武戏。
三人之间的配合还是非常好的,比如进攻北极熊兵团之中,漫天炮火与随处可见的激烈战场之中,还有吴京、李晨等人的动作戏,而在这之余,也有战士们之间的战友情体现。
可以说,环环相扣,粗犷之中,尽显细腻。
在剧情结构上,影片在开篇就从两个层面直白点出“抗美援朝”为何要打?
一是宏观上的形式发展,美军已经占领朝鲜战区的制空权,还派遣了军舰入驻台湾海峡,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如同影片中所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二是从普通人的角度,“这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片中就算是还有“顽皮大男孩”的伍万里都知道,“共产党和毛主席给我们家分了土地,有人要抢回去,这个不能答应。”
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起,各部队在第一时间集结赴朝作战。
与此同时,志愿军作战部队开始迅速制定作战计划,像片中的“分路前行”、“三三作战制”、“遇敌化整为零”等等,都有很精细的体现。
不仅如此,以“钢七连”为主视角的部队,先后执行了集结、护送电台、帮助兄弟部队炸敌方信号塔、参与总攻等多个任务。
按照时间与战况的发展,脉络清晰,而节奏也是一层层推进。
这样的电影,叫混乱?
2、篇幅过长?因为细节太多
《长津湖》片长176分钟,只有7.6的评分。
而同为差不多时长的战争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却有着9.0的评分。
有意思的是,下方的评论区居然没有一人诟其时间长短的问题。
诚然,它是经典作品,但却并非毫无瑕疵。
比如:剧照中阿汤哥所戴着标有上尉的帽子,在真正的作战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那样会成为狙击手的靶子。
真正的战场上,军官的标志会在帽子后面,既能保护自己,也能方便士兵辨认。
但电影中,阿汤哥几乎“浪了”一整部电影。
而在长津湖中,则不一样,这样的镜头细节虽然耗时间,但却真实还原历史。
因为是秘密赴朝作战,志愿军所属的番号与标志,在影片开头,我们都能看到。
而到了战场之后,执行秘密作战任务后,这些都“消失”了。
还有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阅兵时候战士们所敬的扶枪礼。
这种礼仪是解放军中持栓动步枪的可以行的礼,因为呈现不同姿态。
装备、动作上的细节之外,在文戏上,《长津湖》也足到了足够的“扎人”。
片中,朱亚文饰演的指导员梅生,在英勇炸掉敌方的坦克群之后,身负重伤。
但他负伤后的第一件事并非等待救援,而是满地找寻遗失的女儿照片。
在战场上,他是一个英勇的战士,可以舍生忘死。
但身份上,他还是一个父亲,远离妻女、乡土,他把所有的思念都寄托在了相片之上。
当发现相片烧毁一半,他哭着说“对不起”。
这相片与道歉当中,有着他为了下一代人勇敢付出一切的决心以及也许不能陪伴女儿成长的抱歉。
家与国的情感交融之下,让志愿军形象更为饱满。
类似这样的细节,在片中还有很多。
可以说,《长津湖》5000多个镜头之下,几乎没有一个废弃的,也正是如此多的镜头,让这部电影更加触动人心。
所以,176分钟,根本不长,甚至有点“不够看”!
3、特效一般?懂得都懂!
《长津湖》应该是国家战争电影中的巅峰之作了。
不仅集结了顶尖的导演与演员,在拍摄制作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片中的武器与装备都是真人真物,而参演的群众演员超过7万人次。
并且场景中的战壕、工事,甚至是水门桥,都是剧组一点点挖出、搭建好的。
而这还只是硬件准备。
影片开头,美军出场就能带给观众强烈的压迫感。
成群集结的坦克部队、呼啸而过的战斗机群,无不呈现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与此同时,以“钢七连”为代表的志愿军部队,在一开始就遭遇到了美军的袭击。
强大的爆炸力,很多战士连同这树木一同被袭击而来的战火吞噬。
即便隔着荧幕,也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尤其是当钢七连行军至一片乱石谷,巡查而来的美军战斗机肆意扫射,隐蔽在此的志愿军战士被射杀成了肉泥。
这样的特效,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忍与真实。
难道非得要“秒天秒地的激光炮”加入,才算是特效?
拜托,这是战争片,特效也需要遵循史实。
《长津湖》的特效需要看两个层次,一个是大场面的调度。
比如:在攻打北极熊兵团时,炮火轰击下,志愿军战士们的冲锋。
另一个则是部分战场上的沉浸式体验。
比如:在影片中,钢七连遭遇的第一战,场景中不仅有着坦克炮击、狙击对决,还有着手榴弹引爆等细节场面。
特效呈现的同时,也释放出了导演对战争戏的娴熟把握。
一部优秀的电影,不应该被区别对待。
而《长津湖》,更不应该,它的魅力不仅是讲述了一个优秀的故事,致敬了一群可爱的人,更是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后辈,记住了“祖国的和平,来之不易”。
讽刺的是,居然还有人表示:看过电影后居然觉得抗美援朝赢得还挺容易?
容易吗?
影片的尾声,美军在撤退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队潜伏在道路上的志愿军战士,但却发现,他们已经被冻成了冰雕。
129名战士,在阵地上坚守,却因极寒天气被低温活活冻死。
而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
所以,但凡过点脑子的,都说不出“容易”这样的话!
伤亡不值得夸耀,但却需要铭记,而《长津湖》也不是歌颂战争本身,而是让更多的观众看到那些在战争中为了保护更多人生命愿意牺牲自己的人。
看懂了这些,你才真的懂了这部电影。
所以,它在豆瓣上的7.6分,我一点都不服,甚至觉得委屈!
凭什么!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安安)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