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爆》票房符合预测,口碑未达预期,有些演员拖了后腿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09-20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被寄予厚望的中秋档电影“老大”《峰爆》上映三天斩获1.3亿左右票房,其中两天还只有晚上才上映。
按照这个趋势,等中秋假期结束时,《峰爆》票房应该能够轻松突破两亿,三亿也不是没可能。等到9月30日国庆档电影老大《长津湖》上映时,《峰爆》的最终票房也许会在三亿至四亿左右,但可能很难突破五亿。
这个成绩也算差强人意,毕竟在《峰爆》上映前各大电影媒体预测该片票房的区间就在2.2亿到4亿之间,显然,《峰爆》的票房表现是基本符合预测目标的。
值得一提的是,《峰爆》的口碑打分也出来了,截至本文发稿时只有6.7分,这可能未达到很多观众包括笔者在内的预期分数,笔者看过《峰爆》的IMAX场之后认为该片的口碑打分可以在三星和四星之间,也就是7.5分左右。
一边票房稳步上涨符合预期,另一边口碑不高不说,影评区吐槽还有一大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峰爆》可能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剧情—铺垫不够
从整体来说,《峰爆》的剧情是没问题的,故事基本架构分大小两条线,大线是隧道和县城的抢险,里面有反复转折。小线是父子带领四个普通乘客脱困,中间内含父子关系一条暗线。
当然,没有问题的剧情并不是说肯定就好,因为这些剧情的设置基本上没有超出观众的心理预期,也就是说故事没有强烈转折点同时也没有强烈的爆点,几乎每段剧情的结局都已经在大多数观众的预期之中,这故事自然就有些温吞水。
没有强烈转折点和强烈爆点的原因一方面应该出在该片编剧工作的求稳上,毕竟电影背后是中国铁建和老铁道兵这个主题。
另一方面其实是时长问题,《峰爆》的时长只有114分钟,连两个小时都不到,这就导致很多剧情的铺垫都非常简单造成情节突兀。
比如,洪翼舟(朱一龙饰)进入地下河寻找父亲,两头都是摸黑找,洪翼舟父亲(黄志忠饰)更是不知道儿子就在来救自己的路上,当洪翼舟冒着生命危险终于见到父亲时,本来应该是一个很有爆点的戏,却因为没有铺垫直接让洪翼舟突然出现然后一声“爸”揭开了谜底,观众酝酿好的情绪无处释放。
还有直升机无法将人员输送到小山上的洞口这件事,该片只让抢险人员试了一次就宣告放弃,准备炸掉修了十年的隧道。然后,洪翼舟主动请缨和父亲在暴雨中徒手攀岩那么长时间才达到洞口,还付出了生命代价,这段戏就显得铺垫不够。
难道真的就没有其他办法进入洞口了?多试几次行不行?垂直放下一个人行不行?总之,这段戏铺垫不够就会导致洪翼舟的暴雨徒手攀岩没有说服力,导致洪翼舟父亲的牺牲显得没有很大价值,不被吐槽就怪了。
如果《峰爆》能将电影时长扩充到《2012》那样的两个半小时,甚至达到三小时,把剧情的铺垫细节做到位,整体剧情就会更加合理更加跌宕起伏,爆点和泪点才会完美释放。
二、演员—平均实力派
如果说《峰爆》没有大咖,一些观众肯定不乐意,难道朱一龙、黄志忠、陈数、张国立等人的咖位小吗?
实事求是讲,《峰爆》的明星阵容里各位演员的演技都不错,都很有实力保障,就连观众可能不太熟悉的成泰燊也是有名的实力派演员,被很多人误认为也属于“小鲜肉”行列的朱一龙更是优质演技派。
问题是,《峰爆》缺少能独立扛票房扛口碑的大咖,举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亮剑》的一些配角和龙套都烂到家了,但仅靠李幼斌一个人就能把整部剧带起来。
这就是《峰爆》的问题,演员实力太平均,缺乏在电影票房和口碑上对观众有强大说服力的大咖。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张译,可惜他露脸太少,最多也就算个大龙套。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那是以前。《峰爆》拍的是高铁,高速列车不是光靠车头,据说有些车厢也有动力输出,也就是平均发力,这倒符合该片选演员的思路,平均实力派。
三、台词—有人拖后腿
《峰爆》里有些演员的演技和台词是没问题甚至是优秀的,比如朱一龙、焦俊艳和黄志忠都很不错,但也有一些演员的台词是有问题的,一定意义上拖了后腿。
比如陈数,她饰演的丁总在大部分时间里确实有大项目经理的派头,但有些台词尤其是大声讲话的台词处理得并不好,有些抻着演喊台词之感,其实这个角色还不如换个男演员,比如让张译来演,那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比如张国立,他饰演的是国家高层干部,可以随时调动卫星那种,但不论是气场还是台词,他都处理得不太合适,有网友调侃说张国立把高级干部活活演出了居委会大爷的感觉。
其实,这个角色交给张国立身边的章申来演似乎更合适,章申那可是“武贝勒”出身,擅长饰演各种大集团大公司的大老板,形象高端大气,台词铿锵有力,他站在张国立身边,怎么看怎么像他微服私访一样。
一个人台词有问题观众可以忍,可如果好几个人台词和人设都有瑕疵,那电影的观感就会直线下降。
四、特效—并非主因
很多《峰爆》的差评都把特效不好放在了第一位,其实这并不准确。
一方面,《峰爆》前半段的特效相当牛好不好,尤其是地陷和火车出轨那段,完全不输《2012》加利福尼亚地震那场戏,甚至《峰爆》将特效和实景结合处理得可能更到位一些。
《峰爆》特效的问题主要出在影片末尾,一座山爆破,一座山整体滑坡,然后撞在一起。这么大的场面,电影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震撼感来,这也就缺乏县城16万人危在旦夕又死里逃生的紧张气氛,观众也就不会被强烈感动到。
另一方面,如果《峰爆》的剧情铺垫做全了,演员选合适了,台词处理好了的话,特效差一些并不会影响多大的口碑,典型如杨洁版《西游记》,那是啥水平的特效啊,比续集差远了,但口碑就比续集好得多,这可不光有怀旧情结起作用。
所以,电影,还是应该首先讲好故事,把大钱先花在编剧上,然后是导演、演员和服化道,最后才是特效,不能搞反了,编剧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人物。
说在最后,虽然笔者对《峰爆》吐槽了很多,但还是觉得《峰爆》值得一看也值得推荐,因为笔者和很多观众的吐槽只是针对电影艺术角度,而《峰爆》里还有让人无法不为之感动的两代铁道兵,还有他们的传承、敬业、责任和牺牲。
记得九十年代曾看过一部电影叫《路神》,里面有一位修路工人负伤住院时冲着众人喊了一句:修路的,都是神。
路神,这是笔者看完《峰爆》之后首先想到的一个词。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