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沉浸式”,我却看吐了……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09-12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将我们的时间切割成碎片,并失去专注能力的,恰好就是这些东西。
采写 | 南都周刊记者 盛倩玉
编辑 | 王卓娇
此前,博主@羊毛月 的一段“沉浸式凡尔赛”的视频,引发了百万网友围观。
在北大未名湖畔,@羊毛月 开始了自己的凡尔赛:“北大毕业证,我;学位证,硕士,我;毕业纪念品,给我的;印章,是我的名字;校友卡,我。”
极力压低的声音,灵活敲击的手指、浮夸自信的表情……据说“沉浸式凡尔赛”和“普通凡尔赛”的重要区别在于:要调动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元素将自己想炫耀的东西呈现出来,让观众也能沉浸其中,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东西的魅力。
只是看完@羊毛月 的沉浸式表演,也让网友们困惑,搞这么小声,是北大不让人大声说话么?
如今“沉浸式”有多火?记者看到,有博主仅仅是从9月1日开始分享“沉浸式下午茶”的视频,短短一周时间便能获得近2万粉丝。
拍沉浸式视频,2个月涨粉百万
过去几个月,只要你刷手机,就无法逃脱“沉浸式”三个字的毒害。博主网红们一个个突然都坐到了镜头前,鬼鬼祟祟的说话,噼里啪啦的敲击。
首先是火到不行的“沉浸式化妆”。如同某种神秘仪式,粉底、眼影、腮红……拿起任何东西都要先用指甲在外壳上一通猛敲。
某短视频平台的沉浸式化妆话题播放次数已超过38亿
说话的声音能多小就多小,拿东西的声音要多大有多大,至于粉扑、美妆蛋这种实在是敲不出声儿的,也要在脸上拼命拍出piapia脆响。
而紧随其后的是“沉浸式护肤”。整活儿之前务必先来杯全是冰块的饮料,关键不在喝,而是要用吸管搅出咔喇咔喇的巨响。
接着卸妆油、洗面奶、清洁面膜、黑头鼻贴、贴片面膜、各种仪器一边敲打一边上脸,全套下来人都麻了、脸已失去知觉……
看完博主们的沉浸式护肤,网友吐槽“咱这种粗人就洗个洗面奶就够了”
还有每个动作都是戏的“沉浸式开箱”。最好是从出门取快递开始拍,快递盒放在桌上的声音,小刀划开胶带的声音,撕掉内层包装纸的声音,拿出东西组装部件的声音,全都少不了噼里啪啦一通敲……
以及最新火起来的“沉浸式收纳”。就算本来不乱的也要把东西全部堆在一起全部重搞。口红腮红每个都能码上几十盒,啪啪啪的魔性节奏跟打快板似的,让网友感叹,“有钱人的生活我不懂”“看得人都魔怔了”。
所谓的“沉浸式”,是让人专注在当前的目标情境之中,从而忘记真实世界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感到愉悦和满足。
早年间,这一概念就常被应用于教学、娱乐、科技等领域。只是随着短视频创作者们的蜂拥而至,沉浸式如今已火速出圈、无处不在,让大家都不能好好说话。
微信指数显示,今年7月开始,“沉浸式”的热度开始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如今的沉浸式到底有多泛滥?在小红书,以“沉浸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看到26w+条相关笔记,沉浸式追剧、沉浸式干饭、沉浸式上课、沉浸式卖房卖车……简直万物皆可沉浸。而在另一边的抖音,沉浸式相关话题的播放量总和直接飙上百亿量级,堪称新型流量密码,造网红能力不俗。
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博主@美妆豆自7月15日发布第一条#沉浸式美妆#相关的视频获得广泛关注,以后每条视频都围绕着沉浸式展开,不到2个月便在抖音获得了百万粉丝与千万级别的点赞。
沉浸式2.0:社死、偶遇、写真集
事实上,如今这些大行其道的沉浸式视频在形式上更接近ASMR。
ASMR是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的缩写,译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颅内高潮)”,是指通过刺激人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器官,使身体(通常是颅内、头皮、背部)产生一种独特的愉悦感。
开始流行的时候,很多沉浸式护肤、沉浸式美妆视频确实像ASMR一样带给人舒适、愉悦的体验——没有嘈杂的背景、博主专心的护肤化妆、声音也不源于刻意的敲击。
美妆博主@布兰尼老田田 的一条沉浸式化妆视频,小红书点赞达到2.2万,不少网友表示“喜欢这种安静的视频,不像一些尬敲的让人没有好感”
只是发展后期,沉浸式视频越来越迷,更多博人眼球的元素和情节开始出现,视频内容也如同一锅乱炖。
博主网红们的拍摄场景逐渐从室内“卷”到了篮球场、游乐园、公司、甚至公交车上,不仅哪里人多往哪去,还得从洗头洗脸敷面膜开始沉浸。
他/她们一边在公众场合(大声)化妆,一边经历被路人嘲讽、被店主驱赶、喝水呛到、化妆品被环卫工人当垃圾收走等奇葩情节。最终再以被帅哥搭讪,并和帅哥拍一套恋爱写真收尾。情节的丰富程度,和看变装、赘婿视频一样刺激。
篮球场、水乐园、宜家、海底捞、拼车……哪里都可以沉浸式化妆。网友吐槽如今的沉浸式三部曲——社死、偶遇、写真集。
毫无营养的视频正像传染病一样在网络平台蔓延,收割一波又一波流量。其实沉浸式在短视频界蔓延之前,它早已在生活中频繁出现。比如早几年火过一阵的VR眼镜、VR体验馆,很多都打着“沉浸式体验”的旗号。
何雨就用VR眼镜玩过一款VR游戏,带上眼镜之后,随着头部的移动和旋转,眼镜中的画面和情节也在不断变化,不过回忆起当时的体验,“没什么沉浸感,更多是一种头晕。”受制于技术,这些体验有时并不沉浸,在许多VR体验馆,商家通过恐怖猎奇元素吸引而来的也多是儿童。
而近年来火热的鬼屋、密室逃脱到剧本杀,倒是凭借“沉浸式体验”真正吸引到不少人的关注与喜爱。放下手机,感受3-5小时的沉浸式体验,暂别碎片化的虚拟社交环境,不失为一种令人愉悦的社交方式。
2014年风靡纽约的《SLEEP NO MORE》则是沉浸式戏剧的代表,观众戴上面具跟着演员来回跑,完全包裏在设定的戏剧坏境中,在演剧空间里主动地探索剧情,感受不同的时代与生活。现如今,沉浸式戏剧也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关注,许多城市都有过类似表演。
令人快乐的“沉浸式”
杭州市民“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艺术 图源:CFP
而说起沉浸式,90后的张鹏就深有体会。小时候,电脑和网络都不算发达,无所事事的暑假下午,碰到一本有趣的书,“看入迷了,根本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他觉得这应当算是一种“沉浸式体验。”
不少人利用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理论(Flow)来解释“沉浸式体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中,将心流(Flow)定义为:一种将个人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感到一种愉悦、兴奋和充实,不仅会尤为专注,忧虑感消失,而且主观的时间感也会改变——比如可以长时间的从事某项活动而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只是到了现在,张鹏觉得,这样的专注的时间越来越少——看书、工作、和朋友吃饭、甚至运动,都要时不时拿起手机,狠狠刷上一会,再重新进入工作或学习状态。时间被切割成碎块,他发现自己很难集中注意。
2008年,尼古拉斯·卡尔(Nicolas Carr)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发表的一篇题为《谷歌正使我们变得愚蠢吗?》(Is Google Making Us Stoopid)的文章中,提及了网络如何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我不再像过去那样思考了,这种感受在阅读时尤为强烈。沉浸在一本书或一篇长文中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叙述、转折和观点的碰撞都能持续吸引我的注意。但现在这种情况很少了,我的注意力往往在两三页的阅读之后就开始漂移。我会变得烦躁,失去线索,我会想找点别的事做。”
卡尔认为,对特定问题进行沉思,实际上强化了我们大脑的神经元连接,反过来使得我们的大脑更有能力进行深入和集中的思考。但如果我们“只是在表面略过”,无法专注,我们的思考能力也更弱,思考内容也会变得更加肤浅。
如今很多人想必都会有同感。在持续而专心的阅读,或其他任何沉思活动为我们打开的宁静空间中,我们建立着自己的联系,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
只是当我们成为狂飙突进的信息社会和扑面而来的垃圾视频的受害者后——思考的空间被手中永无停歇的蜂窝设备所占据,没有人能驻足静立。
网络正在做的是蚕食我们保持专注和思考的能力。“沉浸式体验”之所以被我们所需要,正因为它能重新唤醒一种“专注”带来的愉悦。
只是沉浸式短视频的泛滥,也让人愈发烦躁。毕竟我们真正需要的沉浸式,是在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里,能不受打扰的专注于手头的事情,度过一段充实而又愉快的时光。而不是对着化妆品敲击,在公共场合恶搞的那些“伪沉浸”视频。
而将我们的时间切割成碎片,并失去专注能力的,恰好就是这些东西。
参考资料:
《The Age of Distraction Reading,Writing,and Politics in a High-speed Networked Economy》Robert Hassan
《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Nicholas Carr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Mihaly Csikszentmihalyi
《从“沉浸式”到“咆哮式”:造梗、追梗成为美妆达人的新流量密码?》36氪的朋友们
END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