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田:资本的牺牲品!他付出的代价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09-11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提起张国立和王刚,大部分人都觉得很熟悉,可是,提起李保田,很多人就觉得陌生。
同样是靠一部《宰相刘罗锅》走红,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李保田太过任性吗?
1946年出生的李保田,不爱读书,却痴迷看戏。
因为没钱买票,他就等在戏院门口,看见有中途退场的观众,便捡起别人的票根,进去看个半场。
为此,他经常会挨父母的揍。
在父亲心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父亲希望李保田好好读书,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可是,李保田偏不,还动了要演戏的念头。
13岁那年,李保田背着家人,偷偷报考了戏剧学校。被录取后,他向父亲坦白,说不读书了,要去学戏。
父亲暴跳如雷,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顿,并说哪怕他死在了外面,也不会再认这个儿子。
李保田的倔脾气也上来了,背起行囊就去了剧团。
可是,去了后才知道剧团让他学丑角,虽然有些失落,但是总归能演戏了。李保田就留下来了。
不过,那个时候,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
李保田经常饿得饥肠辘辘,有一次,他因为太饿捂着肚子蹲在地上,老师认为他在偷懒,飞地一脚踢来,李保田只好忍着痛继续练功。
长期的营养不良,让李保田的身体吃不消了,一次他反复发高烧,差点死掉了。
在医院里醒来后,他发现父亲正坐在床前,红着双眼看着他。
父亲看到他醒来,默默地出去了。
那一刻,李保田大声痛哭,似乎要把这几年的委屈和难过都发泄出来。
李保田把自己的日记拿给父亲看,“爸爸,我将来要做大演员,等着大李接小李回家”。
父亲看后把日记本直接摔在了地上,“你成不了大演员!”
不久后,父亲病逝。这次的见面成了最后一面。
李保田后来再回忆起来,说自己对演艺事业没有遗憾,但是,对父亲却遗憾终生。
之后,他进入了徐州文工团,还被提升为副团长。
不过,这对他来说,还远远不够。他想要有更大的发展。
1978年,李保田听说中戏要举办导演干部进修班,他喜出望外,觉得自己的机会要来了。
李保田拼尽全力来备考,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厚厚一摞书,他都啃完了。他从没有如此用心过,没日没夜地奋战,终于让他如愿了。
1981年,李保田由于成绩优异,留在中戏做了老师。
不过,此时的李保田因为是待调,并没有工资。他还要养活一家老小,一时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这样挨了几年后,一个机会终于来了。
37岁的李保田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大荧幕角色,《闯江湖》中的张乐天。凭着这部剧,他正式进入演艺圈。
接着,一部《人鬼情》让李保田第一次尝到拿大奖的滋味。
随后,他的戏约慢慢多了起来。
《过年》《菊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凤凰琴》这些经典作品里都有了李保田的身影。
不过,真正让他走上事业巅峰的还是1996年的《宰相刘罗锅》。
就是那部和张国立,王刚合作的电视剧,李保田在里面饰演了刘罗锅。
凭借这部剧李保田拿到了金鹰奖的视帝。
2003年,李保田主演的《神医喜来乐》又创辉煌,一举拿下了多重奖项。
2004年,李保田出演《钦差大臣》,和剧组签订了30集的合同。可是,拍完后,剧组却擅自将这部剧延长到了33集。
对于这部典型的“注水剧”,一向较真的李保田无法容忍。将剧组告上了法庭。
最终,李保田赢了官司。
众所周知,电视剧的集数越多,电影公司的利益越大。所以,近年来,“注水剧”成为其私底下牟利的手段。
李保田的一纸诉讼很显然是打翻了众多电影公司的“饭碗”,所以,他就成了最不受待见的那个人。
随后,李保田被十几家电影公司联合抵制,并向他泼来了污水,说他是“戏霸”。
得罪了整个影视圈的李保田,态度依旧强硬:“就算以后不拍戏,也无所谓”。
李保田真是一个“倔”老头,不过,他的倔有道理,有原则,有底线。
如果他不倔,如今他的名声早就在张国立,王刚之上了,也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当初拍完《宰相刘罗锅》,很多制片方守在李保田的家门口,让他继续拍续集。可是,李保田却说,老演一个角色小心观众反胃,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不容易,破坏却很容易。
反观张国立和王刚,一个成了“皇帝专业户”,一个成了“和珅专业户”,在戏路上越走越窄,当然了,赚得也是盆满钵满。
李保田不仅不拍“注水剧”,也不拍广告,不上综艺。
他说广告里的那些东西,我没试过,也不知道,怎么敢说它好,敢向大众推荐它。
至于综艺,李保田更倔,那不就是靠着流量圈钱吗?不用那一套。
李保田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和娱乐圈的怪象作斗争,和资本唱反调。
他不是不缺钱,他不是不想演戏,但是,他更有自己的坚守和骨气。
被“封杀”的李保田,虽然很久没演戏,在大众面前消声匿迹了,但是他始终是娱乐圈的一面镜子,是一个艺术家,是一个真正的演员。
如今的李保田,每天沐浴着阳光,画一下画,做一做雕刻,不用讨好资本,不用被资本“绑架”,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