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暖,这么软,这片要不要这么好哭啊!
作者:admin浏览数:2021-08-18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看到好电影总是很开心,尤其是那种,不但很好看,还把你看到情绪非常激动,泪点一波接一波的好电影,那就太过分了。
其实最近有不少备受期待的好剧和电影都纷纷上线,其中就有一部清新、低调的佳片,绝对不容错过。
也是我们非常想分享给大家的一部。
那就是今年的独立佳作:《健听女孩》。
作为小成本的独立制作,影片在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横扫了三项大奖,堪称绝对的赢家,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也高达8.5。
其实,这部影片翻拍自2014年的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原版评价也是相当不错,估计不少朋友都看过。
新版在改编上下足了功夫,虽说是小成本,但卡司绝不含糊。
不仅请来了《爱乐之城》的音乐总监马里乌斯·代·弗里斯,使得本片在配乐和歌曲的选择上非常契合,也别具新意。
此外,母亲的扮演者马丽·马特琳曾在1986年的电影《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中饰演一位听障女孩,一举获得第59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21岁的她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后。
1986《失宠于上帝的孩子》
相比于原版,《健听女孩》把故事背景从农场转移到了海上,主角是以打渔为生的高中女孩露比,一家四口看起来其乐融融。
但除了学业外,她每天早晨还要跟着父亲和哥哥出海捕鱼。
原因并非是露比有何过人之处,只是因为她是这个由聋哑人组成的四口之家中唯一的正常人。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在船上接收、回复信号。
还是下船后和渔协的中间商讨价还价。
甚至是在一堆彪形大汉中争取利益,尽可能地卖出自家的渔获,这些都需要露比亲力亲为。
父亲和哥哥虽然老练、高大,但听力障碍让他们无法和别人正常交流,在争分夺秒的捕鱼作业中,没人会耐心等待他们的手语。
不光是家中生计要露比全程操心,哪怕是在日常生活,露比也像是这个家的一张“嘴”。
随时被叫去做传译,无论是外出点餐、视频通话、看医生,她“不得不”事无巨细地知道家里的每个细节,甚至是那些难以启齿的信息。
这个家就这样维持着平衡,似乎也将永远这样下去。
日日超常运转的露比,在一次社团报名中,为了追随自己喜欢的男孩,鬼使神差地参加了合唱团。
从来只在船上唱歌的她,第一次要面对众人。
家中都是聋哑人,这样的环境让她对音乐的喜爱显得格格不入又匪夷所思,也从来没人来告诉她,你唱得好或不好。
果然,第一次试唱,就连简单的生日快乐歌她都张不开嘴,在众目睽睽之下像个神经病一样夺门而出。
事后,自卑的她只敢一个人坐在大石头上对着湖水开始没有听众的演唱。
幸好,合唱团的老师发现了露比的天赋,不断鼓励她唱出来,甚至培训她参加伯克利大学的面试。
这个一辈子和家人绑定在一起,离家一步就仿佛天要塌了的女孩,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上大学。
因为,她的轨迹早已理所应当,她是“幸运”的露比,是一家聋哑人中的幸运儿,所以必须负担起保护这个家的责任,哪怕是上大学都是一种任性和自私。
露比的热爱逐渐给了这个家一种危机感,她的父母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毕竟没有露比的生活简直不敢想象。
而现实也在不断告诉他们,没有传译,聋哑人要讨生活简直是举步维艰。
这就是整部电影最大的矛盾,一个紧紧咬合在一起的家庭,却讽刺地因为对彼此的爱和依赖而不断地制造伤害。
当亲情成为包袱,当以爱为名的家庭成为自我的绊脚石时,我们到底该如何自处?
又该如何面对爱的两面性?
有人说这部影片是《阳光小美女》和《Glee》的合体。
的确,尽管它的情节有些老套,矛盾也很集中,也涉及了弱势群体、青春追梦这些庞大又陈旧的主题。
但影片却并不打算煽情或灌鸡汤,也许你听到故事梗概就能设想到主角会面对怎样的困境,但一定仍会被那些清新朴素、毫无套路的表达所打动。
因为,真正触动我们的并非具体的情节,而是它所把握住的一种共鸣,一种人类面对卑琐现实时,掩盖不住的鲜活与灵光。
整部电影沿着两条主线展开,我们随着这个特殊的四口之家,从露比的成长进入聋哑人或者说弱势群体的世界。
实际上,本片的立意不在于所谓的发声或批判,而是从内向外地探究弱势群体自身的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父母、哥哥的演员都是听障人士,这也让它充满了真实可感又耐人寻味的细节。
比如在女儿的汇报演出上,坐在观众席的他们听不到音乐,但为了不显得格格不入,还是学着大家打着错拍。
而在家中,镜头经常注视着一家人的对话,都是无声的寂静的。
那种寂静对于正常人来说很诡异,但对于他们来说又是那么地安全。
你能看到他们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手舞足蹈,表情夸张,动作幅度极大。
一家四口在家庭的小世界里开着玩笑和黄段子,幽默地自嘲着自身的残疾。
但在外面,就要面对无处不在的排挤、歧视、揣测。
他们努力地让自己在正常人的世界中显得不那么费力,但又因为残疾而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般脆弱、敏感,缺乏安全感。
在这个意义上,露比的存在就像是一个较为柔和的外部世界的缩影,三人在依赖露比的同时,给自己制造了一种参与世界的假象。
当哥哥三番四次地想自己与鱼贩交涉时,都遭到了父亲的极力阻拦,他们认定了聋哑人会被敲竹杠。
电视台的采访,母亲要求露比推掉排练来做传译工作。
在不知不觉中,露比已经成了一个挡箭牌,用来掩盖他们作为聋哑人的惊惶、惰性,以及对外部世界妖魔化的想象。
这样的观照何其相当难得,它并未高高在上地为聋哑人指点迷津,告诉他们现实有多么不公。
而是和他们站在一起,以一个前所未有轻盈的、平视的目光说,谁都没有例外,都需要成长。
对于弱势群体来说,这种成长并不是被动地等待解救,等待所谓公正的待遇和补偿,等待那些高高在上的施舍,以及权力结构中的上位者改掉自身的缺点。
而是远远超过同情,让他们主动参与世界,在深刻体会着某种残缺的同时,去想办法抵达自我的圆满。
就像无论是面对女儿上大学的愿望,还是儿子组织渔协的想法。
母亲的第一反应都是拒绝,她害怕,只能拿那些不可解的理由来搪塞自己。
“我们没听过她唱歌”
“我和那些听力正常的人合不来”
大家绷着一根随时欲断的弦,去小心翼翼地接近快乐,却从不敢真正敞开自己。
而此时,露比——这个家中的特殊份子,由音乐引发的自我觉醒就成了逼迫他们成长的催化剂。
本片名为《健听女孩》,指的并非是从健全人的角度看她的正常,而是从听障人士的角度注视她的另类。
露比是一个夹缝中的女孩。
在家中,她是唯一的正常人。
戴耳机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只有她听得到音乐。
在外界,她又是那个“聋哑人家的女儿”
身上带着浓重的鱼腥味。
露比似乎早已经习惯了,她总能很快地调整好自己。为了帮父亲捕鱼,甚至干脆地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被学校和家庭压得喘不过气的露比,在房间里大声地嘶吼。
但这声嘶吼在生理上,不能被家人听到。在现实上,更不被外界关心。这声喊了却像没喊的尖叫,宣告着露比的世界已经被挤压至无。
甚至当她第一次下定决心告诉妈妈自己喜欢唱歌的时候,母亲反问道:“如果我们是瞎子,你会喜欢画画么?”
家人们下意识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种极畸形的关系。
露比在这个家中不知如何自处,只好以一种“补偿”的状态来寻找自己的位置。以爱为名的亲情终于让她成为聋哑人家庭的附属品,习惯了失声和转译,不断抑制着自己的表达欲。
所以,露比的成长和家人的成长是那么地殊途同归,他们都在配合别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这也是整部电影在工整的叙述中,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它揭示了所谓家庭羁绊的真相——我们离不开又必须离开,自私地从家庭里索取,同时也让它消耗着我们的能量。
但家庭的真谛不是捆绑,更不是等价的索取和计算。 那是爱,不需要紧紧挨着来互相消耗,是松开手却更紧密的勇气。
就像影片那个催泪的结尾,露比一边高歌一边向观众席上的家人们打着手语。
她唱着加拿大传奇女歌手、艺术家Joni Mitchell 的《both sides now》。
“如今我从两面来思索爱,给予和索取。如今我用两面来思索人生,成功失败。如今我用两面来看待生活,正面反面。”
歌词里整齐的排比,波澜不惊地容纳了这个家庭的辛苦和爱意,他们深深地体会着爱与人生的两面性,然后成为彼此的勇气,放手去独自面对世界。
因此,本片看似选择了聋哑人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视角,但它所探讨的以家庭为代表的亲密关系其实极具共性,也很值得我们思考。
当然,本片在音乐的选择上也可以让我们大饱耳福,绝对是拯救片荒的一部佳作。
总之,真的,真的,要去看哦!
如果你也喜欢的话,记得回来点赞。
点击此处在线阅读 >>>
热门评论